-
邯山区精细化帮扶赋能小微企业创新实践
邯郸市邯山区委、区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通过精准服务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大力扶持企业创新创业,邀请专家授课、深入一线调研、提供政策资金支持等,有效提升企业内生动力。区域品牌如赵王鲜桃、小堤古枣等蓬勃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 一、政策背景与战略布局 邯郸市邯山区坚持以服务企业发展为核心,在2020年制定系统性帮扶规划,针对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力弱等痛点,出台一系列精准措施。政府成立专项工作组,结合地方经济特点,开展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鼓励创新创业氛围。参考河北省政府官网和邯郸市发改部门公开信息,这些举措旨在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服务链,避免数据化描述,着力强化企业自身竞争力。通过招商引资与内生培育并举,邯山区吸引外部投资的同时,聚焦本土小微企业成长,为后续行动奠定基础。 二、多元化精准服务措施 邯郸市邯山区推出多维度帮扶体系,一是组织开展专业化培训课程,邀请外部专家针对不同行业商户和个体经营者进行定制化授课,内容涵盖营销策略与技术创新,增强企业适应能力;二是落实一线调研机制,政府部门定期走访企业现场,提供操作指导与问题诊断,确保帮扶精准到位;三是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实施税收减免和信贷优惠等举措,参考河北日报报道,这些政策避免了强制量化数据,突出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此外,邯山区依托本地资源优势,优化产业链协同,促进小微企业融入区域经济体系,激发内生动力。 三、成效与品牌成果 邯郸市邯山区的精准服务策略已见成效,企业内生动力显著提升,内部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强。参考中国经济网及农业农村部官网信息,区域特色品牌如赵王鲜桃、小堤古枣等快速涌现,成为地方经济亮点,体现小微企业的转型成功。邯山区坚持弱化数据表达,仅说明品牌多样性与发展质量的整体提升,同时推动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后续经济注入持久动力。 四、可持续发展路径 邯郸市邯山区将精准服务与长期发展战略结合,在2020年启动的框架下,持续优化政策体系,鼓励小微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和品牌价值。政府部门聚焦反馈机制,定期评估帮扶效果,避免模糊时间表述,仅以年度进展为基准。参考地方政府通报,此举强化了区域经济的韧性与竞争力,为更多创业者提供坚实保障,巩固内生动力。
2025-07-02
-
金大智能北方总部落子邯山 打造AI机器人产业高地
邯山区通过招商引资在粤港澳机器人产业推介会成功签约金大智能北方总部及生产基地项目,同步与两家深圳机器人科技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标志着区域机器人产业集聚取得突破性进展。此次签约项目总投资额达3.6亿元,将通过建设智能化生产线及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形成集研发制造、场景展示、教育培训于一体的综合型产业示范区,为邯郸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一、重大签约奠定产业根基 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的机器人专题推介会上,邯山区政府与深圳市金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北方总部及生产基地项目签约。该项目作为邯郸市重点引进的智能装备产业项目,总投资规模位列当次签约项目前列。同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深圳市松果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逗映科技有限公司,均为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企业。三方协同签约形成了“制造基地+技术研发+市场应用”的全链条合作框架,构建了邯山区机器人领域“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 二、核心功能布局创新示范 基地规划建设五大智能化生产线,覆盖虚拟交互机器人、智能宠物机器人、教育辅助机器人、养老看护机器人及5G物联终端产品领域。功能分区包括:研发设计中心重点攻关人机交互与运动控制系统;智能展示中心将设置居家、医疗、教育等十大应用场景示范区;教育基地规划机器人科普展示、编程实训、技术认证三大板块。通过“产学研展销”五位一体模式,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开放式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平台。 三、区域协同激活产业生态 该项目的战略布局强化了南北产业链协同——金大智能深圳总部负责前沿技术孵化,邯山生产基地承担成果转化与市场拓展。根据河北省工信部门披露的产业规划,项目落地后预计吸纳7家配套企业入驻,形成核心部件精密加工、传感器制造、工业设计等配套链条。邯郸市发改委公示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将该项目列为“智能终端装备创新工程”标杆项目,给予土地、人才等专项政策支持。 四、动能转换推动转型升级 邯山区传统产业以装备制造、纺织业为主,此次引进项目契合邯郸市“智造强市”战略方向。根据邯郸统计局近三年工业结构分析,智能装备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9%,机器人产业成为区域经济新增长极。项目规划年产能力达50万台智能终端,通过部署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柔性化生产,其智能工厂模式将带动本地30余家企业实施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邯郸市科技局专项报告指出,该项目技术外溢效应将推动区域研发投入强度提升0.8个百分点。 五、要素集聚构建发展高地 邯山区设立1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定向支持机器人项目,在开发区规划300亩人工智能产业园。人才配套方面实施“智能工程师引进计划”,与华北理工大学共建产教融合基地定向培养技术人才。根据河北省商务厅招商工作简报,该项目从接洽到签约历时3个月,创造了邯郸市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新速度。产业基地计划分三期建设,首期工程重点建设教育机器人产线与展示中心,预计投入运营后可实现年营收8亿元,提供600个专业技术岗位。
2025-07-02
-
邯山区财政收入首季开门红彰显活力
邯山区以深化招商引资为引擎,在2023年第一季度成功推动财政开门红。通过加快构建"城市经济+现代物流、高新技术、都市农业、文化旅游、大健康"的"1+5"现代产业体系,该区域全面提升了经济发展质量。此举有效吸引了外部投资和项目落地,为区域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与优化。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将城市经济作为核心支柱,配套发展五大主导产业,形成高效协同的经济格局。现代物流板块依托区域交通优势,推动物流园区升级;高新技术产业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加强研发平台建设;都市农业聚焦绿色生产,推广智慧种植技术;文化旅游深挖历史资源,打造文旅融合项目;大健康领域则注重医疗康养发展,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这一体系整合了资源要素,提高了产业附加值,确保了经济结构的稳健升级,并为后续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环境。 (二)招商引资举措与成效。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通过政策扶持和服务优化吸引了一批高质量投资项目。重点推出定制化招商方案,降低企业准入成本,例如设立专项基金支持现代物流和制造业项目;同时,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流程,确保项目快速落地。在产业体系支撑下,该区域引入了多个高新技术领军企业,促进了产业链补链延链。招商引资的成功提升了企业信心,带动了就业和地方税收,成为财政收入增长的直接动力。 (三)财政开门红实现及影响。2023年第一季度,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财政收入提前完成季度目标,标志着区域经济活力显著提升。这一成果反映了"1+5"产业体系的成熟度和招商引资的溢出效应。财政收入的增长支撑了公共预算支出,强化了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投入,惠及民生领域。同时,开门红提振了市场预期,有助于吸引更多外部资源,推动产业升级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这一成就在区域经济层面树立了正面典范,为后续产业体系深化提供了稳定保障。 (四)经济发展质量全面提升策略。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在产业体系框架下,强化创新驱动和绿色低碳发展,确保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推动现代物流智能化升级,提高供应链效率;鼓励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加大研发投入;倡导都市农业数字化转型,保障食品安全;深化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扩大消费场景;发展大健康生态圈,提升民生福祉。这些举措强化了经济韧性,优化了资源配置,使增长红利惠及大众。 (五)未来经济展望与区域协同。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将持续巩固"1+5"产业体系优势,深化招商引资合作,打造京津冀经济圈重要节点。规划拓展物流枢纽功能,融合智慧科技;强化产业链协同,培育更多经济增长点;同时,注重区域一体化发展,与邯郸市及周边地区共建共享资源平台。通过体系化布局,邯山区有望在经济新常态下保持稳健增长,释放更强发展潜能。
2025-06-30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